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形容军事午餐的文案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形容军事午餐的文案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  1. 你在部队连队餐厅吃过饭吗?
  2. 风靡世界的“午餐肉”,为何二战时美军士兵对其嫌弃到用来擦鞋?

你在部队连队餐厅吃过饭吗?

何止吃过,吃了整整17年。当年刚当兵,伙食费1.69一天,早餐稀饭馒头,中餐一个纯素,一个半荤,晚餐多半面条或者稀饭馒关。最难受的是夏天,一顿饭吃下来,身上早已湿透。

你在连队餐厅吃过饭吗?

形容军事午餐的文案,形容军事午餐的文案短句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当然吃过,连队的大锅饭,好吃的很,至今我还口有余香哩……

入伍时,我在胶东半岛某部服役,记得刚到部队的那一天晚上,我们是晚上十点多钟才到部队营房,走了一天的路,战友们累饿交加,一进连队餐厅,看到每桌上了一盆猪肉粉条熬大***和一盆大米饭,菜饭上来后,转眼之间没有了说话的声音,只听到吃饭的咀嚼声,不大一会,桌上的饭菜都被吃光光,只记得当晚吃的米饭大米好象不熟,但这些都挡不住我们这些已经肚子饿得咕咕叫的战友们,仿佛,这是世上吃过的最好美味…

紧张的新兵训练开始了,我们班10个人,每天抽出一个战士食堂值日,提前到饭堂排队打饭,一个班一个桌,一般情况下都是四菜一汤,八十年代中期,虽然国民经济刚刚复苏,但部队是按照每人定量供应伙食,每一顿饭保证有肉、有菜、有汤,每一次开饭前,部队必须是饭前一支歌,唱歌完毕才能排队去食堂吃饭,我们吃饭时战友们都互相谦让,肉少,粥多,训练强度大,都恨不得大快吃肉解解馋,有时馋的时候就偷偷的跑到营房门口的小卖部去买盒午餐肉罐头,约上两个战友,用刀子切开每人分两块解解馋。

形容军事午餐的文案,形容军事午餐的文案短句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到了老兵连,部队生活大有改善,每一周有小会餐,八菜一汤,每月有大会餐,十菜一汤,但不准喝酒,我们班馋酒的战友会买瓶二锅头偷偷的倒进牙缸里喝点,每逢军事训练比武获奖或过八一节,中秋节,春节等重大节日,喝酒是解禁的,但是***,原则上每桌两瓶白酒,两箱啤酒。

我在部队服役这几年,终生难忘的是在战斗连队餐厅吃饭,吃饭时都没有坐凳子吃的,不管是干部还是战士,都是站着吃的饭,这或许就是与众不同之处吧…

个人观点,仅供参考,更多关于参军入伍、考军校、考选士官等在部队后续发展话题,我将尽我所能为您咨询解答,欢迎战友们朋友们关注我,愿与你一起分享,谢谢!

形容军事午餐的文案,形容军事午餐的文案短句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那时我们连人少,所以精致,家属们都赞我们连的饭菜香,而且一到加菜和过节的日子,大家一起帮厨,但还是众口难调,男兵和女兵为伙食吵架,男兵建议肉多些,女兵建议肉少菜多水果多,为这可以争执不休,但到女兵排打扫饭堂卫生时,男兵们一起帮忙,现在分成了男兵连和女兵连,人多了,所以伙食没我们那时精致,上次回去,被主官的战友硬是安排住他家,发了通行证让我自己出去解决早饭,中饭和午饭都让通信员送回家我尝尝,战友如果有空余时间就买菜和其他几个战友回来烧菜吃,或者一起出去,吃我们那时最喜欢的小吃老店!战友的通信员羡慕我们那时的伙食,取消了牛奶,保留了一天一个鸡蛋,没了手工包子,花卷,牛奶馒头,反正挺回味的!

风靡世界的“午餐肉”,为何二战美军士兵对其嫌弃到用来擦鞋?

你的关注是我前进的动力,谢谢🙏!

想知道为什么美军士兵在当时这么讨厌午餐肉罐头的真正原因?甚至于为什么美军士兵将罐头拿来擦鞋?如果你是美军士兵你就不会觉得奇怪了。

在席卷全世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上,在上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几乎波及了所有***国家,而在近代的每一次世界级战争中,似乎都不会少一个国家的影子,那就是美国。在二战时期美国已经身为世界上最大经济体,其后勤能力军工生产能力是其他任何国家都无法相比的,自然美军的军用口粮也会是最标准化的,而事实的确是这样,美军口粮在二战之时一直是各国"垂涎"的对象,甚至包括轴心国。


"午餐肉"的宣传广告

这其中最出名的,除了可口可乐和香烟外,就是大名鼎鼎的"午餐肉"了。"午餐肉"虽然名字是肉,但是实际上肉含量并不高,它是一种罐装压缩的食物,通常由猪肉、淀粉、盐以及其他的一些香料混合制成。"午餐肉"最早发明于1930年,由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一家食品公司推出,最早名称"五香火腿",销量极其惨淡,而在更换新名号为"午餐肉"(SPAM)后,一下子受到了美国人的喜爱。由于经济大萧条之后,美国人生活状况急转直下,买不起新鲜的肉类,所以名曰"午餐肉"的廉价罐头熟食一下子帮很多穷苦美国人渡过了难关。

要知道随着"午餐肉"越做越大,甚至已经让美国军方为之侧目,所以在美国参战之时,宣布将"午餐肉"定为美军战时肉类来源,开始大量***购:"午餐肉"正式进入军队中,成为了士兵们广泛使用的口粮。

由于美国有钱,士兵能够一日三餐都吃到"午餐肉",倒不是军方不愿意为士兵提供鲜肉,主要是因为战时新鲜物资运输极其受限,容易贮存和运输的"午餐肉"的确是最佳的选择

且不论美军士兵是怎么看待"午餐肉"的,反正美国的盟国甚至敌对方都十分喜欢"午餐肉"。英国伦敦被轰炸后,食品面临短缺,这时美国向英国慷慨地提供了一批"午餐肉",当地老百姓如果能够领到一罐"午餐肉"的话,无疑又可以安稳渡过一天了,虽然"午餐肉"的肉类物质含量不多,但总比尝不到油荤要好得多。

但是战时的"午餐肉"长相,实在是引不起士兵们的食欲 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也过得颇为辛苦,长期在热带雨林中作战身体中的盐分和热量消耗的很快,而由于本土***匮乏,二战中后期经常面临着物资短缺的局面,日本士兵只能靠白饭团过日子,有时候连米都吃不到。所以日本的重要战略目标除了机场之外,就是后勤仓库了,有时候攻下一个可口可乐装瓶厂或者一个"午餐肉"罐头储存库全军上下都像过节一样。

中国战场上就更不用说了,由于中国战线长、人数多,所以即使美国有心援助都经常会有巨大的物资后勤缺口,一罐"午餐肉"绝对是比山珍海味还要美味的存在。 切开后的"午餐肉",但和二战时候的不同,这块"午餐肉"含肉量较多 一句话说得好,"失去方知珍惜",正因为美军根本不缺"午餐肉",所以美军士兵都极其嫌弃这种垃圾食品,"怎么会有这么多该死的'午餐肉'"经过二战之后的统计被公认为是美军士兵对后勤方面最想说的话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形容军事午餐的文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形容军事午餐的文案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